營養照護新思維: 不只少油少鹽,更需個別化營養策略

高齡族群的飲食與營養狀態,直接影響生活品質與健康。腸道健康固然是預防疾病的關鍵,但許多銀髮族並未能妥善管理營養攝取,導致營養不良、肌少症等問題。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日本在高齡營養照護方面,逐步從傳統「飲食控制」轉向「個別化營養介入」,希望透過更科學、更靈活的方式,提升高齡者的健康狀況。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老年內科醫療長前田圭介指出,過去的營養照護方式存在許多誤區,甚至可能導致反效果。他強調,傳統「少油、少鹽」的營養觀念,對於高齡者並不一定適用,反而因過度限制飲食,造成營養不足,導致健康惡化。

傳統飲食控制 vs. 現代營養照護

日本過去的營養管理模式,主要針對慢性病患者進行嚴格飲食控制,如糖尿病患者得嚴格控制熱量攝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限制鹽分攝取、胰臟疾病患者要減少脂肪攝取、肝臟疾病患者得控制水分攝取,腎臟疾病患者則是連蛋白質攝取量也受限。

這種「標準化」的控制方法雖然有助於管理慢性病,卻忽略了高齡者的特殊需求。如當高齡者長期攝取過少蛋白質,可能導致肌少症,進而影響活動能力與生活自理能力。過度限制熱量,恐讓原本已經食慾不佳的長者陷入營養不良,增加跌倒、骨折或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總合性介入」模式:個別化的營養評估與調整

為了提供更適合高齡者的營養照護,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建立了「總合性介入方法」(CGA),針對不同長者的健康狀況與需求,進行個別化的營養計畫。

CGA的核心概念在於動態評估與調整,其模式包含四大步驟,包含「健康與營養狀況評估」分析個案的體重變化、肌肉量、血液營養指標等、「個別化飲食介入」據高齡者的體質、病史與咀嚼吞嚥能力,調整食物種類與型態、「執行與監測」觀察進食狀況與身體變化,確保飲食計畫有效、「定期評估與優化」據長者的健康變化,不斷調整營養攝取策略,以確保長期效果。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