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腸道菌相的平衡與多樣性,對於神經發展、情緒調節乃至行為穩定,都具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在兒童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症(ADHD)的研究中,腸道菌相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顯著。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主任張璽帶領團隊,分析200萬筆健保資料發現,2歲前使用抗生素的幼兒,日後被診斷為ADHD的機率超過10%,即使服用時間不長,風險依然偏高。
推測可能與腸道菌群尚未穩定建立有關,過早使用抗生素可能影響菌相發展,進而影響腦部的神經調控與行為表現。
研究同時指出,使用抗生素的同時,如果適當補充益生菌有助於降低腸道菌相遭破壞的風險,並有可能成為穩定神經系統的輔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