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沒有明顯症狀,往往身體暗藏危機卻不自覺,但從一些徵兆可以判斷潛在風險,例如三高,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肥胖、腰圍過粗(男性≧90公分,女性≧ 80公分)也要留意,當累積肥胖時間愈長,中年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隨之提升。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飲食不均衡、不運動、抽煙飲酒、熬夜、壓力大等,都會加速血管硬化風險。以中醫的角度來看,若常出現頭暈、胸悶、手掌顏色過紅或是手、腿、腳背常青筋暴露,都是心血管不健康的跡象。
當歸、陳皮、沙棘




許多心血管疾病都是從血管內壁變窄,甚至堵塞開始的,中醫認為百病生於瘀,血液運行不暢,阻滯於臟腑經絡中,當血管堵塞不通時就容易引發許多疾病。一旦負責運送氧氣與養分到全身的「動脈」血管出現問題,就容易傷害器官、造成疾病的發生。動脈硬化如果發生在心臟部位,就是心絞痛、心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若發生在腦部就是中風。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壁上平滑肌的彈力細胞漸漸失去功能,增加血管的厚度及硬度,血管內壁的內皮細胞功能也會逐漸衰退,影響血管健康。當血管漸漸失去彈性,就會變得又硬又脆,容易囤積髒污,不僅會影響血液流動循環,也因為堵塞造成血管壁壓力,出現血壓偏高,長期下來造成血管脆弱易裂。
除了自然老化,發炎反應也是導致血管失去彈性的關鍵因素。當血管發炎時,低密度脂蛋白(LDL),也就是俗稱壞的膽固醇,會跟發炎物質結合,形成泡沫組織,最終就可能變成斑塊堆積在血管內,引發所謂動脈粥狀硬化,而人體血管遍佈全身,影響的不只是心臟,還可能會有各處併發症,例如眼底動脈硬化、缺血性腸病、腎血管硬化等,影響全身健康。


血管開始堵塞逐漸變硬時未必會有症狀,等到察覺不對時,往往已經變得嚴重。血管老化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人從30歲開始,血管就開始出現問題,一定要趁早保養血管,維持血管彈性,才能享受更長的健康壽命。
除了平時要注意飲食均衡、養成運動習慣外,還可以借助中醫本草智慧讓血管回春,幫助代謝血管中的發炎物質,改善血管硬化、動脈粥狀硬化現象。根據中醫傳承千年的藥典,當歸、陳皮、沙棘都是很好的血管養護藥材。

中醫的「當歸養心湯」這帖方劑,其中當歸就是養心常用藥材。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能補血、活血又理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特性,可促進血液循環,中醫常用來調治婦科,例如生理期時利用當歸來促進血塊排出,生理期後幫助補血。

當歸含有阿魏酸(Ferulic
Acid)等有效成分,能夠擴張血管,改善血液流動,同時也可阻止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於血管壁上。

當歸具有降膽固醇作用,可抑制脂質沉積於血管壁,有助改善動脈硬化發生。

古人說:「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陳皮是將成熟的橘皮乾燥後製成的中藥材,營養功效和藥用價值高,主要歸功於含有的多種活性成分。中醫認為,陳皮味辛苦,不但能理氣調中,還具有清熱、燥濕、消脹氣及養心等功效。


陳皮富含橙皮苷(Hesperidin),是橙皮素的天然前驅物,臨床研究發現橙皮素是一種天然血管擴張劑,使血流順暢。

橙皮苷是一種天然的生物類黃酮,是強效的抗氧化劑,可以清除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進而減輕發炎,預防斑塊堆積。

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維持血管的健康和彈性。

沙棘是一種生命力強韌的植物,能在-40℃到40℃以上的極端溫差及乾旱的環境中生存,明亮的橘色小果實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包含 Omega-3脂肪酸、植物界少見的維生素B12,還有脂溶性維生素A、D、E、K及豐富的維生素C,被譽為「超級維生素寶庫」。


含超強抗氧化的複合營養素,有效降低血管發炎反應。

沙棘能活血散瘀、促進血液循環,含Omega-3脂肪酸,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用。

沙棘含有大量的總黃酮,可以緩解心絞痛,增強心肌收縮能力,對心肌舒張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預防心血管疾病,千萬別輕忽血管健康,透過中醫養生配方,維持血管健康彈性、減少發炎反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不受損傷、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就能減少血管硬化風險。
在選擇保健產品時,要挑選原料來源清楚、全程可追溯、製造過程安全有保障並經過嚴格品管檢驗,才是安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