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影音】專訪 每3人就有1人深陷行動力危機

復健專科醫師杜偉誠表示,人體的肌肉量最高峰值出現於25歲至30歲之間,進入中年之後,會逐年流失,年紀愈大,肌肉量流失速度愈快,等到肌肉開始流失才想到行動力保養就太遲了!

行動力維持需要保養相關元件,肌肉、關節、骨骼(硬骨),甚至關節液、軟骨等等都需要進行全方位的保養,避免四大危機-肌肉無力、關節耗損、身體發炎痠痛、以及骨密度減低所造成的惡性循環。 

若將人體比喻成汽車,在運行時,汽車會需要鈑金保障內部零件的安全,就相當於人體需要足夠強健的肌肉保護關節和骨骼,維持身體運動表現;為了順暢行進,車輛需要潤滑油、避震器,如同人體也需要關節液與軟骨減緩衝擊;此外,車輛靠車架達到穩定支撐,就相當於人體也需要密度足夠的骨骼支撐基本行動力……汽車的每個零件都是讓他順利行駛在路上所不可或缺的,我們會定期保養維持他的最佳表現,才不會年久失修;而人體的行動力當然也要定期保健,每個關鍵都環環相扣,及早開始妥善保養,才不會提早報銷! 

影片專訪精采重點:

3大族群最容易有行動力問題

跟著復健科醫師這樣做,確保靈活度與健康

4大關鍵營養你吃了沒?醫師教你聰明吃,增肌力、存骨本、護關節、降發炎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