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指出,台灣的骨折機率是全世界第七,高居全亞洲第一!
讓人意外的骨鬆個案
個案1:不到40歲的女性,常年節食、不愛出門,骨質檢測結果已經是嚴重骨質疏鬆。因為節食雖可瘦身,卻也導致骨密度急速下降!
個案2:經常上菜市場,50歲的家庭主婦,骨齡卻已老化到65歲,常常10分鐘就腰痠到不行,經醫師檢查才發現,骨質疏鬆已經讓她的脊椎骨折4次,接下來再次骨折的機率也比一般人來的高8~ 16倍。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疾病」,會使骨骼變薄、密度降低並失去強度,大多數民眾並未注意到自己骨質流失情形,直到輕微跌倒或碰撞後才察覺。
人體骨骼在30歲以前達到高峰,之後隨著年齡的增加,骨本(骨質密度)逐年減少。因此,預防骨鬆需從年輕開始「存起來」!
根據國民健康署一〇六~一〇九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的比例為8.1%,其中又以女性高於男性,約每10位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此外,調查也發現國人19至64歲國人每日鈣攝取量嚴重不足,僅達標準的一半!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更呼籲,從年輕時就存好「骨本」的觀念很重要,鈣質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足夠的鈣質攝取,是骨質成長的重要關鍵,所以最好能在30歲之前存好骨本,避免逐年骨質流失,影響行動能力,甚至造成健康與生命的危害。(資料來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