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與紅茶所含的植物營養素主要是茶多酚,茶多酚中又以類黃酮為大宗,但紅茶與綠茶所含的植物營養素仍不太相同。不論是紅茶或綠茶,在東西方的研究都發現具有許多保健功能。

綠茶 為不發酵茶,富含兒茶素與葉綠素,色澤較綠。營養成分以兒茶素為主,占7580%,兒茶素也叫茶單寧,是茶苦澀味道的來源,兒茶素的成員主要有EGCGEGC等。

紅茶 是全發酵茶,原有的兒茶素大多轉變成茶黃質、茶紅質,色澤屬於深紅色,兒茶素只占少量。

每天飲用810杯茶,可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並可抗衰老,減少紫外線造成黑色素沉澱,保持青春與活力。兒茶素與茶黃質的抗氧化功能優於維生素 E,與維生素 CE 同時攝取時可發揮相輔相成的功效。茶也可防止 DNA 受到破壞,延緩癌症發展,有效預防食道癌、胃癌、大腸癌、乳癌、肺癌、肝癌、口腔癌和胰臟癌等。

每天飲用56杯茶可增強抵抗力,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指出,喝茶可提升對感染的抵抗力。

綠茶 兒茶素可抑制和殺滅鏈球菌、傷寒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且可抑制或降低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的毒力,並可抗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疹病毒、愛滋病毒等對人體的傷害,也可抑制梅毒螺旋體及白色念球菌對人體的感染。台大在動物實驗中也發現,兒茶素可強化後天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並可調節免疫功能,避免某些免疫功能過度反應造成免疫失調。

紅茶 哈佛大學發現每日飲用56杯紅茶,二周後血液中的免疫指示劑增加了5倍,咖啡則沒有這樣的效果;茶黃質類的抗菌效果與兒茶素類差不多或略強。

綠茶 兒茶素對人體的葡萄糖代謝障礙具有調節作用,可降低血糖,有效預防及治療糖尿病。

紅茶 茶黃質具有多方面的調節作用,對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雙重防治效果。茶黃質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非常有效且安全的藥物,能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狀況,降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及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流通性,舒緩循環障礙,使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所以茶黃質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多種慢性併發症。

每日飲用26杯茶,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1杯茶能在2小時內對心臟血管有助益,茶可使動脈血管舒張放鬆、具有彈性,幫助血液流通,每天飲用4杯茶可使正常人的血管舒張11%,心臟病患者可舒張6%

綠茶 兒茶素具有降低或保持血壓穩定的作用,可減少血液凝集成塊及栓塞。日本研究指出,每日飲用綠茶10杯以上者,比飲用2杯以下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較低。

紅茶 荷蘭研究指出,每天飲用2杯紅茶,發生致命心臟病的機率是不喝茶者的一半。美國研究指出,心臟病患者每天喝紅茶3杯,4星期就可改善心臟功能;每天喝4杯紅茶,血管舒張度可從6%增加為10%,主要原因是茶黃質可以降低壞膽固醇LDL。短期和長期的測試都顯示,喝茶過後,血管的舒張度約增加10%

英國雪非爾大學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可以阻止破壞軟骨的酵素生成,有效預防關節炎。

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發現,每天攝取兒茶素375毫克,有助於體內脂肪的燃燒消耗,每天約可多消耗78大卡,雖然不多,但一年也可減重約4公斤。

研究發現茶中含有氟,可使牙齒堅固,防止蛀牙、減少牙菌斑;兒茶素可以殺死在齒縫中存在的齲齒細菌,具有抑制葡萄糖聚合酶活性的作用,使葡萄糖無法聚合,病菌就不能在牙上著床,使齲齒形成的過程中斷。

殘留於齒縫中的蛋白質食物會成為腐敗細菌增殖的基質,而兒茶素可以殺死此類細菌,因此具有清除口臭的作用。

一杯150c.c.的茶約含有4060毫克的咖啡因(3公克的茶泡150c.c.沸水5分鐘)。諸多研究證實,茶中的成分有益健康,然而茶中含有咖啡因,不適宜所有人大量飲用,因此若能藉由先進科技從茶中萃取出兒茶素,並定量出兒茶素與茶黃質的量,就可減少咖啡因的攝取,提高茶的保健功能。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