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三要素

喚醒腸道 為營養吸收做準備
晚上睡覺時,除了心跳減緩、血壓降低外,消化系統也會減緩,唾液腺分泌量變少,小腸、大腸的蠕動減少,吸收率降低,此時不利於營養吸收,也是身體放鬆,大腦休息的時候。早晨起床時,當負責思考的大腦甦醒後,更要喚醒第二個大腦,也就是腸道。腸道除了管理消化功能,還有數十種神經傳導物質,能影響全方位身心健康。

補充益生菌 健康全面守護
一日之計在於「腸」,早晨的首要工作就是先補充足夠的優質益生菌,讓多數好菌進入腸道卡位,並不斷增加繁殖。腸道中住著上千種細菌,而這上千種細菌總數量多達100 200 兆,在健康的腸道中,好菌數量多且豐富多樣,當菌相失去穩定,壞菌多於好菌,腸道失衡就容易罹患各種疾病。因此,早晨就要先將菌相平衡的環境建立好,讓壞菌無法作亂。
養成好菌充沛的腸道環境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可以提升營養吸收的效果。當食物吃下肚後,經過體內消化酵素,將食物從大分子變成小分子。益生菌是消化道的重要幫手,可以將食物做進一步的轉化,形成對人體有益的代謝物質,像是將膳食纖維轉化為短鏈脂肪酸(SCFA),成為腸道細胞的重要能量來源,也可調控生理機能。同時,益生菌有助於減少腸胃不適感和消化問題的發生,進而提高營養的利用率。

好菌與膳食纖維聯手 為營養打底
迎接美好的一天,就要以好菌打底,搭配膳食纖維讓營養吸收事半功倍。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使糞便容易排出,將腸道環境打理乾淨,益生菌就可以順利進駐。此時補充足量的益生菌,就是建立腸道良好環境的根本。當腸道中的菌相健康,再依不同需求補充個人化的營養素,不論是攝取健康早餐、實行增肌減脂、強化關節行動力等,都能更有效率,成為開啟一天健康的關鍵。

早餐的重要性
早晨淸醒後,腦筋開始思考運轉,有的人一早開始勞力工作,消耗體力,如果不吃早餐,身體就沒有能量應付一連串的活動,容易出現低血糖的問題。如果胃部空腹太久沒有進食,還可能出現胃酸過多,導致胃炎或胃潰瘍,所以早餐一定要營養均衡,才能支援身體所需。

別再吃NG早餐
早餐不是有吃就好,還要吃得健康營養,打好營養根基!現代人生活忙碌,早餐外食比例高且營養不均衡,常吃高油、高熱量及高澱粉的食物,像是靑少年喜歡的培根漢堡配奶茶、上班族最方便的黑咖啡配麵包、年長者常吃的燒餅油條等,都是典型營養不均衡的早餐,吃了容易昏昏欲睡,長期下來會增加罹患肥胖、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吃對營養均衡的活力早餐
早餐吃得好不好,會影響一天的行為、思考、活力與情緒。若想早餐吃得健康均衡,首要之務就是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與植物營養素。

水對於人體至關重要,根據科學統計,人可以17 天不進食也不會死亡,但只要48 小時不喝水,就會有生命危險。俗語說: 「女人是水做的」,事實上不論男女,水在人體中的占比都很高,大約50~70%,且扮演著重要角色。

維持生命的必須物質
人體各部位都需仰賴水分的補給才能維持正常運作。因為水可以運送養分、氧氣至組織器官,也可將細胞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從尿液、汗水排出;不僅如此,水還能調解體溫、參與食物消化吸收、幫助關節緩衝等,人體一旦缺乏水分,就會產生健康危機,天天喝充足的水,是維繫健康的基礎。

每天要喝多少水
成年人每天應喝到體重乘以30~40 毫升的水量,以體重50 公斤的人為例,每天應喝到1,500~2,000 毫升的水量。然而,若是平時容易流汗、運動量大、或是哺乳期婦女,就要再增加飮水量。茶或咖啡雖然含有水分,卻具有利尿作用,會使排出去的水比留在身體裡的多,因此,還是要以「水」當作水分的基本來源最為適當。

潛藏的飲水危機
喝水一定要喝安全純淨的好水,一旦不小心喝到含有致病菌或有害物質的水,很可能產生急性腹瀉,或長期累積引發慢性疾病的風險。環境中的有害物質都需要多加注意,例如家中的自來水靠管線運輸,如果輸水管線或是老舊公寓的水塔,平時沒有正常維護,往往會藴藏著鐵鏽、病菌等看不見的髒污,混入飮水中產生危機,不得不注意。

喝純淨好水 過濾+殺菌
在家中安裝家用淨水設備,是飮水安全最便利的方式,選擇具有「過濾」與「殺菌」的雙重防護機制,運用活性碳濾除危害健康的物質,並且運用紫外線殺菌,確保飮水安全無虞。除了將潛在的污染消滅之外,還要保留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鈣與鎂,喝進好水,也喝進營養素。此外,最好選擇全機都有NSF 國際認證的機型,全面把關飮水安全。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