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花肉蓯蓉

根據研究指出,腦神經細胞從胎兒在母體中開始組成,直到兩歲左右數量會急速增加,腦部也會逐漸變大,並在20歲之前發育完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細胞會逐漸死亡,而且腦細胞與其他身體細胞不同,死亡的腦細胞並不會有新生的細胞替代。人類腦細胞在20歲左右每天有1萬個細胞死亡,到40歲時腦細胞死亡的速度加快到每天有20萬個被淘汰,加上工作忙碌與生活壓力,更加速腦細胞的損傷,讓許多人感覺腦力大不如前。除了病理性的腦部受損,原因複雜,不易控制,但自行衰亡的部分,又稱為神經凋零,也就是腦萎縮,是可以藉由適當運動、良好睡眠、適時抒壓及營養補充來改善。尤其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一種生長於荒漠的草本植物──管花肉蓯蓉,能有助於改善大腦記憶力,幫助腦神經運作更順暢。

2019年國際失智症協會發佈全球失智症報告,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台灣失智症盛行率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依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4564歲失智症人口有11,324人,加上65歲以上失智人口,推估2021年台灣失智人口共佔全國總人口1.34 %,亦即在台灣約每7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

老化:

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

若做記憶測試,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失智:

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管花肉蓯蓉,生長在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帶,人稱「沙漠人蔘」。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管花肉蓯蓉可明顯幫助改善記憶力、增強學習能力,除了對於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具有臨床治療的作用,對於健康成年人更能幫助改善記憶力。管花肉蓯蓉最關鍵的成分就是「蓯蓉總苷」(Cistanchisglycosides),其對大腦的主要功能有以下4點:

蓯蓉總苷在相關的腦神經研究中發現,可有效的抑制神經細胞死亡,並且改善腦部神經細胞的退化。

日本近年研究發現,管花肉蓯蓉有類似神經細胞生長因子的活性作用,且在雞胚胎的神經纖維細胞實驗中發現,管花肉蓯蓉可促進神經纖維的生長與修復。

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減少,造成患者的記憶力、反應能力的遲緩,而管花肉蓯蓉能有效抑制乙醯膽鹼酶的活性,並能維持血液中乙醯膽鹼的濃度,進而發揮改善記憶力的功能。

當年紀漸長,腦部許多微細血管容易發生多種變化,造成腦部血流量降低,無法及時提供氧氣與營養物質至腦細胞,容易造成腦細胞死亡,加速腦部退化的程度。2006年到2009年間有多篇研究發現,管花肉蓯蓉有舒張血管、增加腦部血流量的作用,幫助腦部細胞減少因缺氧或缺乏營養物質的運送而死亡的情況。

大量的動物試驗證實,管花肉蓯蓉具有明顯提升記憶能力的作用,研究也發現,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攝取300毫克的管花肉蓯蓉菁華,持續食用6周,對於短期的記憶力、聯想力與辨識力皆能顯著提升,同時發現血液中的乙醯膽鹼酶濃度明顯的減少,顯示管花肉蓯蓉不僅能作為腦部記憶的改善劑,同時具有腦神經保護作用。對於從事腦力勞動者以及記憶減退、老年失智症初期的患者都非常有用,讓腦力、記憶力維持在最佳狀態。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