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不斷改變面貌,如何遠離水中隱藏的危害?

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需要用水、飲水,當水中的威脅不斷改變面貌,我們也需要及時採取適用的淨水措施,才能夠跟上環境的變化,盡可能消除隱藏在水中的各種污染物質,讓我們喝下肚的每一滴水都真正達到清澈乾淨。而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選用適合的淨水器。

 

Tips1過濾、消毒、口感,把握淨水3要點愈喝愈健康

 

在選擇淨水器時,淨水器的首要任務,當然是過濾及消毒。

 

淨水器要能夠減少大部分常見的水中污染物質,對於新興污染物也不能遺漏,利用過濾、吸附等原理減少水中雜質,經由消毒殺菌達到維護健康的效果。並且對於淨水器主張的效能,都要有科學研究作為後盾,並且得到第三方公正單位、國際權威的認證支持。

 

另外的加分選項,還有水的口感,以及是否保留鈣、鎂等礦物質。

 

水的口感來自於適量的礦物質,完全沒有礦物質的水喝起來淡然無味,礦物質含量太高的水喝起來又太濃太澀,依據「飲用水水質標準」自來水總硬度上限為300mg/L,主要含有的礦物質為鈣、鎂離子,還有少數鍶、鋇、鐵及錳等離子。

 

我們常說多喝水有益健康,除了要飲用沒有雜質污染的水,口感極佳的水可以增加飲水意願,保留適量礦物質更有益健康!

Tips2 活性碳+紫外線殺菌,完整濾除隱藏的健康威脅

 

同樣是過濾、消毒,有些淨水技術可以做到80%,有些淨水技術可以達到99.9%。當我們要選擇一款能夠滿足過濾、消毒、口感需求的淨水器,自然而然會希望給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因此在這時候,細心評比各種淨水技術之間的差異就很重要了。

 

以活性碳為例,不少淨水器都標榜使用活性碳濾除雜質,一般活性碳對於餘氯、異味、雜質微粒、有害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的濾淨效果卻有待商榷;若選擇的是高密度活性碳,最小孔徑可過濾0.2μm的微粒,比人類毛髮還小300500倍,可以過濾一般活性碳無法去除的鉛、石綿等超過170種污染物,同時可以保留鈣、鎂等有益的礦物質。


然而,以高密度活性碳過濾掉0.2μm以上的微小物質就足夠了嗎?當然不夠!水中仍可能存在許多小於0.2μm的病菌,需要全面性的殺菌,若能結合2種淨水技術,更可以達到強強聯手的效果,例如紫外線殺菌的強項在於利用高能量短波紫外線瞬時消滅99.99%細菌和病毒,結合擅長過濾污染物的高密度活性碳,就能打造出可生飲的優質好水。

Tips3 NSF 四大認證+全機認證,健康好水有保障

 

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NSF)屬於非營利組織,致力於維護公共衛生、公眾安全和環境保護工作,NSF發展了許多國家品質安全相關標準,同時也是公正的第三方檢測服務單位,受到美國各層級政府管理機構的信賴,並在全世界受到肯定,也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在食品及水質安全、室內環境健康的合作單位。

 

NSF淨水器相關認證中,應取得NSF全機多項認證,例如:第425355401號標準。

 

NSF/ANSI 42號標準:口感品質測試

 可去除水中的氯、氯胺、顆粒,過濾後的水質要達到無色、無味、順口、清澈的標準。

 

NSF/ANSI 53號標準:衛生品質測式

過濾後的水質需達到無雜質、無有機污染物,例如:鉛、汞、三鹵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全氟辛酸(PFOA)及全氟辛烷磺酸(PFOS)、微囊藻毒素等。

 

NSF/ANSI55號標準:紫外線殺菌測試

測試淨水器中紫外線劑量,是否足以消滅水中細菌及病毒等有害人體的微生物,不會產生消毒副產物,濾淨後的水符合生飲水標準可直接飲用。

 

NSF/ANSI 401號標準:新興污染物濾除測試

用於認證水處理系統能從飲水中濾除16種污染物的效果,種類包括藥物、非處方藥、除草劑與殺蟲劑、塑膠微粒等,以及新近於水體發現對健康有疑慮的化合物。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