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看不見的健康殺手

陽光、空氣、水,一向被稱為是「人類生命三大要素」,人們認為,只要每天適度曬太陽、多多深呼吸、沒事多喝水,就能常保健康。然而隨著環境變遷,除了陽光變得毒辣,空氣污染、水污染的嚴重程度更是與日俱增,無法不呼吸也不喝水的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人體有70%都是水分,水分是體內進行生化反應不可或缺的物質,從消化吸收、代謝反應到免疫活動都需要水,人不喝水,大約只能撐3天。為了維持體內的水分充足,我們每天都需要喝下大約2000cc的水分,但若是喝下的水沒有經過品質把關,日復一日喝下大量受污染的水,反而可能讓我們喝出一身病!

 

呼吸是維持生命的重要行為,因為氧氣無法留存在體內,我們時時刻刻都要透過呼吸,為身體器官運作提供必需的能量。以晚上睡在約3坪大小的臥室裡來換算,光是在每天睡足7小時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呼吸0.5個臥室的空氣,約1.5萬公升。每天都要吸入這麼大量的空氣,但空氣中存在的污染物,卻不知不覺在侵害我們的健康!

2024年聯合國報告指出:新興污染物成為重要水議題

 

過去對於水污染的認識,多半是不潔水源會助長傳染性疾病,例如霍亂等,或是工業廢水等污染物排放而引發問題。實際上,水中隱藏的威脅正悄悄改變。 

2024年《聯合國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指出,全球約27%的人口缺乏清潔飲用水,並提到新興污染物成為值得關注的水議題。除了病菌、重金屬、化學物質,塑膠微粒、藥物殘留、農藥等新興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小覷,更重要的是,過去的淨水技術尚無法過濾消除新興污染物,使得新興污染物容易成為漏網之魚。

 

以塑膠微粒為例,在多項調查中,全球飲用水樣本有83%受到塑膠微粒污染,人類每年吃下的塑膠微粒可能多達3.9萬至5.2萬個。塑膠微粒會累積在體內,增加心肌梗塞、中風或死亡風險,研究也發現,從20162024大腦樣本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增加了50%


2021WHO訂定空氣品質準則:空污每年奪走全球700萬人命!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1年發布一項空氣品質準則,並表示全球每年有700萬人死於空污導致的疾病。交通和工業廢氣,室內油煙和揮發物質等,加上空氣流動把污染物往全球擴散,每10人就有9人正呼吸著髒空氣,空氣從生命之源變為看不見的殺手,只要呼吸就無法倖免。

 

PM2.5是最為人所知的空氣污染物質,PM2.5濃度每增加10µg/m3 就會使罹患肺癌風險上升8%,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短時間生活在 PM2.5 濃度高於 40ug/m3環境中,患肺炎風險會增加2.5倍,若因暴露高濃度PM2.5環境下,其肺炎住院後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倍。不只有呼吸系統,PM2.5還會增加罹患缺血性腦中風等7種心血管疾病導致住院的風險,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懷孕前或剛懷孕的女性在家中呼吸受污染的空氣,PM2.5濃度每增加10μg/m3,生出畸形兒風險也會增加19%

 

除了PM2.5之外,空氣中還有許多塑膠微粒、病菌、過敏原、化學污染物等,都會造成呼吸道甚至是從頭到腳的各種疾病,對台灣人來說,空氣污染已成為最致命的殺手之一。


透過循環及食物鏈,食物也被污染!

 

空氣和水不只是人類維持生命所必需,也是所有動物和植物都需要的重要資源,當空氣和水受到污染,污染物質經由灌溉污染土壤進而污染栽種的蔬果,經由食物鏈被魚貝類吃下再到我們的餐桌上,當我們開心大啖美食,也吃下了難以計數的污染物。

 

無論是水污染或空氣污染,或是因此受到污染的食物,許多身體疾病可能從環境污染而來,污染源不只會造成呼吸道疾病,還可能影響消化道、心血管健康,甚至侵害免疫系統、神經系統,提升罹癌風險,使得全身健康都受到危害!(如表格所示)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