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灣肥胖醫學會「全台肥胖認知調查」發現,僅有14.7%減重民眾會尋求專業協助,代表有不少人是「靠自己」在進行減重。但坊間流傳許多的減重妙方,容易以訛傳訛、難辨真假。讓我們在開始減重前,先來破解常見的4大迷思,幫助自己少走冤枉路:
破解4大迷思 夏日減重不卡關


很多人誤以為減重只要少吃就可以,卻忽略營養均衡,導致成效尚未達標,就先影響了健康;也不少人被熱量卡路里數字綁架,只專注控制熱量,並不在乎吃進什麼。事實上,維持體內平衡更重要,選擇低GI食物,以及均衡的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加上充足水量,減重反而更能事半功倍。


近期研究發現,20~60歲的代謝力其實沒有太大變化,所以代謝跟年紀無關,而是與身體的肌肉量有關。肌肉的代謝速度是脂肪的10倍,所以肌肉量多、基礎代謝就高,就算躺著休息,也在持續消耗熱量,平時除了運動、多喝水外,也可選擇補充營養素,如綠茶多酚,能同時阻斷油脂吸收及促進脂肪分解,並經科學實證有減脂功能、能提高新陳代謝。


很多人會選擇「不吃澱粉」來達到減重成效,然而,碳水化合物是身體提供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如果完全避開,熱量攝取不足,雖然體重可能會減輕,但肌肉量和基礎代謝率也會跟著往下掉,不久後體重便會停滯不前或是回彈更多。

建議可選擇攝取適量、未精製的全穀雜糧類,不僅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更有助血糖及體重控制。


很多人減重會遇到停滯期或是溜溜球效應,其實這很正常。因為減重時,攝取的熱量降低、體重下降,新陳代謝也跟著下降,因而產生停滯。這時我們應該著重體脂率與體態更勝於體重,進行增肌減脂、提升身體肌肉量,才能提高基礎代謝率。

除此之外,還可補充營養素,如CLA共軛亞麻油酸,可促進脂肪分解並有效利用、有助調節體脂肪的堆積及留滯,讓體態更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