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日常飲食只能粗茶淡飯? 營養師扭轉蛋白質飲食觀念

大齡日常飲食只能粗茶淡飯? 營養師扭轉蛋白質飲食觀念

大齡長輩身體機能逐漸老化,擔心大魚大肉造成膽固醇負擔,多數長輩執行清淡飲食。但越來越多營養師破除迷思,大齡飲食不能與粗茶淡飯畫上等號,過度簡化飲食反而容易導致營養不足!

65%大齡長輩怕三高,反讓蛋白質營養陷斷層

「調查指出,年過40歲肌肉質量平均每10年會減少8%,年紀越長,肌肉流失速度越快,尤其支撐身體活動的大腿肌力,每10年下降1015%,70歲後更可能每10年減少2540%。肌肉力量嚴重不足,大幅拖累大齡長輩的行動力。

肌肉流失快更需蛋白質補足肌力,透過關鍵必需胺基酸,提供肌肉生長必要養分,養成持久體力。偏偏不少長輩害怕三高、膽固醇風險,擔心蛋白質會增加身體負擔。有調查指出,逾三成的熟齡長輩準備三餐時,會避開肉類、雞蛋、海鮮料理,反而擴大蛋白質營養缺口。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高齡營養研究中心」指出體力變差、走路跌倒,可能是肌肉流失的徵兆,一旦長期缺乏蛋白質養分,長輩的肌肉恐怕流失更嚴重,連帶體力與活動力大幅衰退。大齡族群蛋白質需求更高於一般成年人,依照自身體重換算,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1.21.4公克蛋白質,以標準體重60公斤來算,每日蛋白質攝取須達標72公克,才能滿足身體需求營養。因此營養師建議,三餐平均攝取一定份量的蛋白質,從大豆、魚、蛋、肉依序補充蛋白質,適度融入三餐飯菜,將海鮮煮軟、雞肉剝絲或蒸蛋,方便咀嚼消化。因為很多長輩牙口不好,粉狀的營養補充品融入日常飲食是很好的照顧方式。

有長輩擔心肉類攝取過多會造成膽固醇上升,平時連雞蛋都不敢多吃。的確,紅肉或肉鬆、肉乾等肉類加工食品,容易衍生多餘負擔,但補充蛋白質並不一定要吃更多肉,若真的有慢性疾病風險,許多植物性蛋白,像是豆腐、豆漿等,也含有完整必需胺基酸,可以取代蛋白質營養來源。

超實用!蛋白質目測這樣看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