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1kg、血壓降1mmHg!注意5要點,高血壓照樣能運動減肥

發佈時間 2019-06-14 FB分享

高血壓是家中長輩十分容易得到的慢性病,一般而言,血壓會受到年齡、活動、情緒等因素影響而起伏不定,但基本上血壓正常值會在120/80mmHg以內,如果到了120/80-140/90 mmHg,要注意已經是高血壓前期徵兆,要是測出超過140/90 mmHg,就真的是罹患高血壓了。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嚴重時可能要配合藥物控制,平常不能吃太鹹,激烈運動也會使得血壓升高,但是不運動更糟!肥胖是引起高血壓的因素之一,缺乏運動就很難改善肥胖問題,對於血壓的控制也只能愈來愈依賴藥物的幫助,要是還合併有高血糖、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等健康問題,必須服用的藥物恐怕只會愈來愈多,我們應該更積極的改善這些問題。

由於血壓出現異常通常沒有明顯徵兆,如果我們可以定期測量血壓,多關心家中長輩和自己的血壓變動,及早改變飲食內容、培養運動習慣,積極改善高血壓以及肥胖的問題,漂亮轉身,更美好的下半生正等著我們!

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指出,台灣高血壓盛行率超過25%,20歲以上族群的高血壓盛行率在10年內增加3倍,患者人數成長幅度最大的是18-39歲。

以往,高血壓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現在卻可以發現高血壓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許多醫師觀察到高血壓患者的明顯特徵,正是肥胖。由於近年來飲食西化,多精緻澱粉、少新鮮蔬果、重鹹重辣重甜、再加上缺乏運動,都使得現代人容易肥胖,從而引發高血壓。

血壓,指的是血液從心臟打出來的時候,撞擊到血管壁產生的壓力。由於肥胖的人體內有過多脂肪,當這些脂肪堆積在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硬化狹窄,或者是脂肪使血液變得黏稠而不易流動,血流遭遇阻礙、流速減慢,身體就會嘗試將血壓調高,以維持血液流動的速度。

當血壓不斷升高,也代表血管內壁承受極大壓力,久了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血管內皮細胞受傷,造成血管內皮硬化斑塊,二是高壓直接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因此高血壓可能引發腦中風、腎臟病變、動脈硬化、眼部血管病變、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危及性命的併發症。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每減少1公斤體重,血壓值也會跟著下降1mmHg,等於透過減肥瘦身,可以同步遠離肥胖與高血壓帶來的恐怖健康威脅,何樂而不為?

家有肥胖的高血壓患者,該如何讓他們成功減體重、控血壓?除了改採「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強調減鹽、多蔬果、吃全穀、攝取低脂乳品及瘦肉的防止高血壓飲食法),運動能消耗熱量,長期下來對控制血壓更是有幫助。

有些人仰賴藥物控制血壓,但是年紀愈大、血壓愈高,藥物只好愈吃愈重,就整體結果來看,健康狀況仍然不佳。相對地,以運動幫助控制血壓的人,有可能達到減藥的效果,甚至連血脂、血糖都能一併得到改善,不僅三高的數字降下來,整個人看起來也會更有元氣。

如果高血壓前期或高血壓患者要運動減肥,建議依照國健署提出的「333」原則,每週運動3次、每次運動30分鐘、心跳到達每分鐘130下。但因為運動本來就會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在從事運動時應注意以下5點,以免引發性命危險:

1.寒冷的冬天清晨以室內運動為主,以免出門後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危險。

2.運動前後一定要暖身5-10分鐘。

3.以中低強度運動為主,例如快走、慢跑、游泳,而不是馬拉松等高強度或爆發性的運動。

4.時間或強度要循序漸進,若感到頭暈想吐也要立刻休息。

5.過程中血壓最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甚至120/80mmHg以下。

*以上內容由紐崔萊營養師群審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