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來水系統難應對
台灣的水源中可檢測到幾乎所有的新興污染物,包括重金屬、塑膠微粒、藥物殘留(如抗生素、避孕藥)等。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胡景堯表示,「在眾多新興污染物中,我最關注的是被廣泛用於半導體產業的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又被稱為『永久性化學物質』,因這類物質極為穩定,無論是高溫、乾旱或氧化劑,均難以將其有效分解。」胡教授不諱言,台灣的自來水處理系統大多無法有效處理新興污染物,尤其是親水性高的有機物,如PFAS及許多藥物。
飲用足量好水守護健康
若擔心長期喝入含有新興污染物的飲用水,三軍總醫院總院腎臟科門診醫師洪永祥提供5大解方:1.多喝水可促進塑化劑和水溶性藥物排出體外;2.透過運動和熱水澡流汗,有助於將重金屬、脂溶性藥物從體內代謝出來;3.多攝取膳食纖維,可吸附體內有毒污染物並從糞便排出;4.多吃五顏六色的蔬果,既可強化肝臟代謝功能,植化素也具有抗氧化作用;5.加裝國際認證的淨水器。
家中淨水器僅有2成
可過濾新興污染物
然而,儘管調查的統計結果推估,80%的國人家中已安裝淨水器,但實際上家中可過濾環境荷爾蒙或是藥物殘留等新興污染物的家庭卻僅占2成,新興污染物儼然成為藏於水杯中的怪物,你家的淨水器符合未來標準、可過濾新興污染物嗎?
完整調查內容請點選以下連結,或至《遠見》官網搜尋「用水認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