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立大功,線蟲基因貢獻大
肯揚最著名的研究,就是她改變了一個基因,就讓線蟲的壽命延長了一倍,而且這些基因突變的線蟲不是病懨懨的,在顯微鏡下表現得比正常線蟲還要活潑。這項研究透露了一個訊息:經由改變某些特定的基因,或是細胞與生化途徑,我們就有機會可以改變生物衰老的過程。
許翱麟師承肯揚,同樣是利用線蟲來探究生物的老化機制。不過,他聚焦在研究環境的壓力與飲食方式,對於線蟲的老化速度與壽命有哪些影響。許翱麟的研究發現,來自環境的長期熱壓力,會影響線蟲的老化速度,環境越熱,線蟲老化得越快。不過,來自環境的短暫熱壓力,反而會造成細胞核中的組蛋白進入粒線體,並經由調控粒線體的功能來延緩老化速度。
醫學與公共衛生的進步已經能讓我們活得更久,但如果能夠對抗中年過後的衰老,活得又久又健康,不必與病痛為伍,或是依賴他人而活,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假使科學家的抗老研究,可以擴大運用到人類的身上,就等於是挖到了無盡的寶藏,而商人們早就嗅到了這股龐大的商機。
2013
年,矽谷科技巨頭谷歌( Google )在舊金山創立卡利戈生命科學公司( Calico Life
Sciences ),致力於發展治療老化疾病與延緩老化的藥物,就延攬了肯揚擔任老化研究部門的副總裁。
無獨有偶, 2021 年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Jeff Bezos )投資矽谷生技新創公司艾爾托斯實驗室( Altos Labs ),則是邀請諾貝爾奬得主山中伸彌擔任顧問。艾爾托斯實驗室的目標是基於山中伸彌發展的技術,開發出延緩或逆轉人類衰老過程的療法。
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專注於幹細胞研究,他找出了一種方法,可以讓生物的體細胞,經由重編程( reprogramming )的技術,回復到類似胚胎幹細胞的狀態,稱之為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 iPSC ),這項技術可以說是徹底改變了細胞生物學,對於許多難以治療的疾病,也提供更多新的機會與選項,更別說人 人指望的長壽與抗老。
逆轉老化的秘密武器:幹細胞
幹細胞是原始、尚未分化的細胞,在胚胎發展的階段,幹細胞可以特化為不同的細胞,構成身體裡的各種組織與器官。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辛克萊( David Sinclair )就運用了 iPSC 技術,讓患有視力損傷的老年小鼠重新恢復視力。只不過,辛克萊稍微修改了山中伸彌的方法,沒有讓小鼠的視神經細胞回到幹細胞的狀態,而是透過調控小鼠體內的三種基因,讓視神經回復到剛分化的狀態,也就是說,小鼠回到了比較年輕時的狀態。這項研究結果一發表在
2020 年 12 月 的《自然》雜誌,就引來熱烈討論。辛克萊認為,如果我們可以逆轉視神經細胞的年齡,讓小鼠重新獲得視力,我們何不大膽嘗試其他的神經細胞,讓生物恢復行動或記憶的能力呢?
辛克萊曾經創立十多家公司,都致力於讓抗老技術商業化,辛克萊早在2006 年就在《科學人》雜誌撰文提出他的見解:活化生物體內的長壽基因,可以延長壽命( 詳見《科學人》2006 年4 月號〈啟動長 壽基因〉),辛克萊在文中說,從線蟲、酵母菌到果蠅,只要激烈限制這些實驗動物攝取的飲食熱量,體
內的一群基因就會啟動特定的酵素與蛋白質,來保護和修復細胞,讓生物在逆境中生存下來,進而延長壽命來度過危機。而有些植物在遇到環境壓力時,也會釋放一些分子,像是白藜蘆醇,用來調節酵素與蛋白質修復細胞的機制。
哺乳動物體內也有一群類似的長壽基因,雖然大型生物的生理機制比實驗生物複雜許多,但辛克萊仍把研究結果實踐在自身生活中,已經年逾
50 歲的他,會在早餐中撒上白藜蘆醇,並且服用二甲雙胍,這是一種糖尿病患者用來控制血糖的藥物,然而二甲雙胍只是辛克萊每日服用的多種補充品之一。辛克萊還利用
InsideTracker 這家公司設計的手機應用程式,透過血液與DNA 裡的生物標記,配合一套健康指南,隨時掌管自己的生理年齡。
許翱麟最近的研究發現,飲食限制會提高線蟲的細胞自噬作用,使壽命延長為三到四週,這項結果發表在2022 年《自噬》期刊。自噬作用也是影響老化的成因之一,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因為發現細胞自噬作用,在 2016 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自噬作用從字面上看來是細胞吃掉自己,事實上是細胞清除堆積在細胞裡的老廢物質,並回收有用的營養物質,有助於維持細胞的生命力(
詳見《科學人》2008 年12 月號〈細胞如何大掃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