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頭的質量減少,內部結構破壞(孔隙變大、增多),使骨骼脆弱且更容易出現骨折的疾病。
這種疾病沒有警告症狀。容易發生骨折。有較通俗的說法是,當骨密度比年輕人的平均值低30%以上,即是骨質疏鬆症。
骨折最常出現在髖關節、脊椎及手腕處。脊椎骨折可以造成駝背姿勢、身高減低及慢性背痛。骨質疏鬆 症最嚴重的結果是髖關節骨折。可能導致終身殘障,甚至死亡。
骨質疏鬆症常見的原因中,女性與停經後的荷爾蒙變化有關,男性則主要是老化所致。
其他原因包括:營養不良、體重太輕、酗酒及長期使用類固醇、抗凝劑等藥物 或有內分泌等疾病(如甲狀腺亢進)
骨骼就好像房子的鋼筋水泥,架構並撐起人體堅硬的骨架,也保護最重要與脆弱的器官:心臟與肺部。
鈣、磷與鎂都是架構骨骼的重要礦物質,但其中的鈣質卻經常出現不足的現象。
骨頭中的「鈣」嚴重缺乏,骨質流失較快,進而造成骨質疏鬆症,不僅身高縮水,身體也無法承受重量與撞擊,就會像海沙屋一般容易骨折。
關節的構造主要為硬骨、軟骨、關節液與肌肉,關節液就像關節的「潤滑油」,協助潤滑關節;軟骨具有「吸震」功能,當修復趕不上磨損的速度時,就會發生疼痛、發炎、骨刺等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造成行動不便,嚴重影響生活,是銀髮族很大的健康威脅,許多膝關節退化老人的大腿骨及小腿骨有明顯的骨質疏鬆,更要注意補充足夠的鈣質。
軟硬兼顧守護骨本,需要多種營養素的配合。
鈣質是鞏固骨骼的重要來源,關節退化受損時,若骨骼不夠強健加上骨質疏鬆,關節所受的壓力會更大而退化葡萄糖胺不只是軟骨構成的基本元素,還能預防及減輕關節不適,協助潤滑關節
維他命C是人體結締軟組織合成的必要元素,可幫助關節膠原蛋白的生成,是維持體內結締組織、骨骼生長的重要營養素,想要完整守護骨本,除了定期運動計劃、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飲食更為重要、葡萄糖胺、鈣質、維他命C三種營養素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