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台灣二十年 安麗人堅持過好日子】| 【安麗推動「希望工場」
關於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關於立達啟能訓練中心】| 【隨身攜袋

安麗推動「希望工場」公益品牌
為身心障礙者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由安麗發起並與立達啟能中心、陽光基金會合作的「給他機會•自力更生」公益活動今年將邁入第四年,為了創造該活動的永續經營並為身心障礙者開創長期的就業機會,立達、陽光與安麗共同成立一個公益品牌「希望工場」,未來將透過常態銷售商品的經營模式,讓更多身心障礙者有機會自力更生。「希望工場」同時獲得馬英九市長的支持,出馬擔任「希望工場」的廣告代言人。

「給他機會•自力更生」活動在過去三年來,透過育仁、立達、陽光與安麗的合作,先後推出的圍裙、環保袋及毯心抱枕一直受到安麗直銷商及社會大眾熱烈的響應,一推出就很快銷售一空。總經理劉明雄表示,有鑑於許多人買不到商品、而身心障礙者也需要長期、穩定的就業機會,立達、陽光及安麗便思考該如何將短期工作機會再延長?於是「希望工場」的品牌概念就因此而生。「希望工場」產品銷售所得的利潤也將全數捐給陽光基金會及立達啟能中心做為日常運作之用。

立達啟能中心陳玉屏修女指出,談到就業狀況,國內經濟的不景氣的確對弱勢團體造成很大衝擊。就拿今年立達80位學員中,只有約10位左右得到工作,可見一斑。許多孩子只好又轉回中心,辛苦所學成的能力無法發揮,徒浪費輔導的資源!陽光基金會執行長陳淑蘭更進一步補充,台灣的嚴重失業率,對於有心重返社會工作的傷友來說,找不到工作是目前面臨到最大的問題。而「希望工場」品牌的成立,對他們而言,不僅是一項企業的熱情協助,更是一群傷友工作隊的快樂運作,和一群坦誠開放的團隊合作成果。如果不是安麗公司持之以恆的投入,那麼「給他機會自力更生」會像大多數的公益活動一般,美麗卻短暫。

 

台灣大學 社會學系教授

王麗容女士台大社會系王麗容教授也表示,「希望工場」這個品牌成立,除了代表「支持性就業」模式持續被推動以幫助弱勢團體外,這個活動最重要的意義是再一次地提醒社會大眾多接納身心障礙者外;更重要的,增進社會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經濟可以不景氣,捐款也可以減少,但是「愛」卻永遠不會消失!

希望工場的標誌是一個孤獨的小女孩蜷縮蹲坐著,就好像是身心障礙者多數的時候面臨孤獨的處境。但是只要大家願意多支持他們、傳遞最溫暖的關懷,他們的笑容將依然燦爛。今年推出的「隨身攜袋」,是「希望工場」品牌成立後的第一件作品。「隨身攜袋」是一個具有多功能收納、兼具休閒與購物用的漂亮袋子。當你購買「隨身攜袋」時,不但提供了工作機會,更代表了一種深深的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