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日期: 2024/11/27

2025年邁入「超高齡」台灣! 活得長、也要活得好,怎麼做?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台灣!活得長、也要活得好,怎麼做? 

在天下雜誌與安麗共同舉辦的「超越大健康世代」大師趨勢論壇中,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指出,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達450萬人。然而,高齡人口多並不是問題,更值得關注的是健康品質;儘管國人平均壽命高達81.9歲,但健康餘命卻僅72.43歲,這意味著生命最後將有7至8年的時間,是以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的狀態度過。

老得太快,準備不足的社會衝擊

「台灣老化的速度太快了,社會的調節沒有辦法過來,個人的健康意識也沒有辦法調整過來。」許志成在論壇中點出挑戰,台灣正面臨全球最快速的人口老化問題,從高齡人口占比7%到14%,法國走126年、德國走40年,台灣卻只花25年。更驚人的是,高齡人口比例從14%邁向20%的超高齡社會,台灣只花7年,老化速度堪稱世界第一。


長壽應是福,但現實卻是「長壽」淪為「難受」。許志成引用衛福部調查,台灣近半數長者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病,且高齡者多重用藥情況嚴重,尤其在偏鄉地區,因醫療資源有限、交通不便,問題更為嚴峻。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在雲林調查6個長青食堂,發現87位長者共服用536種藥物,多重用藥盛行率超過50%,33%有藥物交互作用影響,47%有不適當用藥問題。

而身體健康的負擔,也連帶讓心理健康同樣堪慮,很多高齡者並不快樂,面對喪偶、獨居的孤老人生,更讓65歲以上族群的自殺率位居各年齡層之冠。「要怎麼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許志成拋出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健康快樂地老去?最好40歲開始的超前部署

「我們必須從40歲之後,就有意識地準備退休以後的生活,擴展興趣。」面對這場高齡海嘯,許志成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更引用海外研究指出,只要實踐五大健康生活型態——不吸菸、規律運動、不過量飲酒、優質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從50歲開始落實,就有機會多獲得十年的健康餘命;此外,即使是帶有高死亡風險基因的族群也是如此,保持健康生活型態,是從容走向生命終點的唯一解。


「一個人有沒有老,其實看心態。」許志成也指出另一項挑戰,就是失智。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失智症人口約35萬人,預計十年內將倍增至76萬人。許志成指出,除了飲食、運動等基本健康生活型態,維持社會參與、保持學習動力,也是延緩老化、預防失智的關鍵。「面對高齡,我們必須調整心態、及早準備、培養健康生活型態,並且強化內在能力。」許志成建議聚焦這四項任務,為健康老化建構完整配套。

打造全方位健康樂齡新世代,需要共同努力

如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在論壇中指出,「健康台灣」政策正積極從醫療、休閒、教育和社會參與等面向著手,建構高齡友善環境。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周道君也指出,政府將結合產官學的力量,運用人工智慧等科技來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同時透過銀髮健身俱樂部等健康促進計畫,協助長者保持活力。

因此,如何在縮減健康識能落差?在少子化趨勢下,又如何做到社會跨世代共融與共榮?這些都是不可迴避的課題。面對這些挑戰,需要每個人投入自己的生命歷程,積極探索解方,共創美好的樂齡社會。

其實,現實中也有不少活得老、也活得好的典範。如日本作為長壽大國,有賴於清淡健康的「和食」文化、不習慣麻煩別人而造就獨立自主的民族性,讓日本長輩老當益壯,比台灣老人多活了5年健康歲月。例如,據日本新聞報導曾指出,被稱為「黃金波特」的宮崎秀吉在104歲時仍向奧運金牌得主「閃電波特」下戰帖,隔年更創下105歲的百米世界紀錄;而西本喜美子阿嬤則在72歲開始學習攝影,以創意自拍照在社群媒體累積36萬追蹤者,到95歲仍活躍於展覽、出書和演講活動。

放眼2025年的超高齡社會,如何「活得健康、老得幸福」,是每一個人的盼望,更是國家發展的重點。許志成也拋出實踐策略,健康長壽的關鍵在於全方位的健康投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積極社交。對於營養攝取,除了確保日常飲食均衡,適時補充所需營養素,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環節;而保持運動習慣、參與社區活動,更能強化身心機能。

安麗台灣、香港暨菲律賓總裁林彥秀也呼應:「隨年齡增長,身體功能難免衰退,可能影響行動力、記憶力與智力,但若能繼續參與熱愛的活動,無論是精神層面或是身體運動,並積極融入社區和擴展社交圈,都有助於維持健康。」而提供民眾全方位的健康支持,正是安麗作為健康產業領導品牌的目標,更是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時,不可或缺的角色。

文章轉載自《銀天下》: 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2779


我要分享文章
或複製以下連結進行分享
此功能僅為 直銷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