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愛培育潛能開發計畫」透過培育安麗直銷商成為志工講師,幫助青年學子了解自我,過程中不僅讓學生與講師更有自信、啟發潛能,也呼應安麗的永續精神,讓善的循環,在這塊土地上無限拓展。
用生命故事 點燃未來希望
安麗長期關注偏鄉與缺乏資源的青年兒少,除了滿足物質需求,充實的內在更是幫助孩子們在未來走得長遠、穩定的關鍵因素!安麗在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創立滿10周年之際,攜手TED×Taipei推出「愛培育潛能開發計畫」,培育安麗直銷商成為志工講師,前進全台各地,直接與孩子面對面,透過遊戲、靜心及分享個人生命故事啟發他們。迄今,愛培育計畫已舉辦84場工作坊,培訓272位志工講師,影響3,843位國、高中學生。
參與計畫的志工講師安麗執行專才鑽石李百合,因為來自特殊的成長環境,小時候考好成績不是為了榮譽,而是希望不讓父親發脾氣,才能與母親和睦相處。透過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不僅讓台下有相似背景的孩子心有戚戚,李百合用課程內遊戲「好禮物與爛禮物」做譬喻,鼓舞孩子收到生命的爛禮物時,要學會正面思考,找到自身價值,而李百合也用自己的人生故事,讓孩子們看到改變命運的可能性,更因為幫助他人,收穫良多,內心更加滿足。
另一位志工講師安麗創辦人白金陳品翰,因為小時候來自偏鄉,遭受霸凌,青年時期以叛逆做為自我保護,不斷鬧事,迷失人生方向。過去從未想到自身經歷能啟發別人,雖然一開始對自己充滿懷疑,但如陳品翰所言「當我放下自己的成見跟包袱,反而得到不一樣的力量和啟發。」愛培育計畫不僅讓陳品翰找到歸屬感、更有信心,和家人的感情也更為緊密。
除了志工講師的正向回饋,愛培育計畫的影響更持續延伸。活動後來自嘉義布袋國中的一位女學生反饋,自己過去遇到挫折,總覺得自己倒楣,容易心情不好,但在參與愛培育的活動後,讓她學會正面思考,幫助自己情緒更加穩定。另一位來自雲林馬光國中有過動症的學生,因為無法專注,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透過志工講師分享自己雖然有閱讀障礙,經過自我了解,一步步找到對於藝術的愛好,也激勵了這名學生,進一步去探索自己的興趣。
此外,許多學校的輔導老師也給予正面評價,認為活動所採用的雙向互動模式,讓學生與志工講師從遊戲開始,由淺而深,逐步進行對話,這種非傳統單向式教學,讓學生們更願意敞開心扉,感受自己被理解和尊重。
愛培育計畫打造出雙向成長,不僅幫助學生找到自信,也為安麗的志工帶來了滿足和成就感。未來,愛培育計畫將持續前行,為更多需要幫助的青少年帶來正向改變,點燃他們的生命潛能。